
《无人驾驶》三大主创:编剧张翀、导演张杨、执行制片人庄众(从左至右)
前言:
无论内心多纯洁,都可能被最亲爱的人伤害;无论多么不想承认就是小三,其实很想说这场感情从开始就是两败俱伤。这样复杂纠缠的感情弥漫在电影《无人驾驶》每个胶片之间。跟导演张扬、编剧张翀和执行制片人庄众谈起《无人驾驶》从无到有的过程,他们对感情戏颇为看重,并且,他们都强调,《无人驾驶》的感情戏是当下社会里的普遍现象,他们只是呈现,想跟更多的人交流,让更多的人从中发现一些东西,就足够了。
与主创们畅谈着《无人驾驶》这部电影的缘起,张翀更是将《无人驾驶》深层次的意义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剖析给我们听。他说得很认真,看得出他对这部片子的感情。执行制片人庄众,更多是在把握整个谈话的走向,他期待这部片子破亿,他的信心在看到成片看到试映时一些观众的反响后,得到了极大提升。甚至对于来势汹汹的世界杯,庄众觉得对于《无人驾驶》的票房也并不会有多大影响,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观众群。张翀和庄众之前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,热爱电影,现在的主业已经是在做跟电影有关的事情。
对于一些人提及的“片名看不懂”之类的疑惑,张翀和庄众以及张扬都给出了解释。我们问张扬,如果片名改成《无人驾驶的爱情》,可能会更吸引观众呢?张扬笑了,说,那就没意思了,多直白啊,一语点破,连点回味的地方都没有。他坚持自己的想法,就像坚信这部片子会在接下来取得骄人战绩一样有自信。
《无人驾驶》是讲了几组感情失控的故事,有纠结不清的,有困惑迷茫的,有阳光温馨的,不同的人总能在里面找到不同的定位和影子。编剧张翀和导演张扬都强调,这部片子的每个故事都是有出处的,都是现实中常见的。那么好吧,咱们听他们细致说来。
谈到《无人驾驶》的缘起,编剧张翀谈论最多的,还是这部电影所反映的社会意义。作为编剧,张翀对该片感情极深,从有《无人驾驶》的创意,到怎样跟张杨以及星美合作,以及拍摄这个片子到底要表现什么,张翀说得很坦诚,就像你看到他第一眼一样,是个实在人。
张翀说,不管怎么说,缘来缘去,这部片子总算要上映了,张杨拍出了我想要的东西,也是现代社会缺失的一种情感,很期待。
对张翀作专访时,他的期待总是在字里行间弥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