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0245.org/bbs/
http://www.0245.org/bbs/

旅游北京踏青的好时节

http://www.0245.org 2013-05-15 来源:http://www.0245.org/bbs/ 点击:

旅游北京踏青的好时节,草长莺飞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节,踏青习俗古已有之。踏青又叫春游、探春、寻春,于花草返青的春季,结伴到郊外、到原野,远足游玩,观赏春色。

  草长莺飞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节,踏青习俗古已有之。踏青又叫春游、探春、寻春,于花草返青的春季,结伴到郊外、到原野,远足游玩,观赏春色。不仅如此,人们在踏青的时候还会进行各种游戏,如蹴鞠、荡秋千、放风筝等等。北京的春季是短暂的,古人云:“满眼不堪三月暮,举头已觉千山绿。”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,去感受大自然对于我们的馈赠。
王孙小姐消忧愁,趁着东风放纸鸢
放风筝是春季北京人踏青活动之一,《北京竹枝词》对放风筝有生动的描绘:“风鸢放出万人看,千丈麻绳系竹竿。天下太平新样巧,一行习上碧云端。 ”放风筝对场地要求不高,只要有个较大的空地就行。《帝京岁时纪胜》记载,清明节人们出城扫墓,还会携带着风筝,“祭扫毕,即于坟前施放”。而放风筝更是春天里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,清代诗人高鼎在《村居》中写道:“草长莺飞二月天,拂堤杨柳醉春烟。儿童散学归来早,忙趁东风放纸鸢。”
古人认为放风筝有“祛病强身、健脑益智、怡情养性”三大好处。祛病强身指人们冬天久居室内,气血郁积,内热增加,容易引起体热平衡失调,导致某些疾病。阳春万物复苏之时,到郊外放飞风筝,登高远望,尽情呼吸新鲜空气,晒晒太阳,舒舒筋骨,可以促进人体的细胞代谢,改善血循状态,消除体内积热,起到祛病强身的效果。放风筝时要手脑协调配合,动静有致,牵一线而动全身,张弛相间,对健脑益智大有裨益。郊野空气新鲜,负氧离子含量远高于市区和室内,到郊野放飞风筝,在运动中呼吸清新的空气,会令人精神振奋、心旷神怡,烦闷惆怅,自然而去,人在心理上的愉悦使身体获得调节。
大观园【大观园旅游攻略】
要说京城放风筝最有趣的去处当属大观园了。大观园在城南,从右安门往西大约一站地的距离。原来大观园这片地方是青年湖公园,是京城少有的野公园,公园不要门票,随便进出。记得我小的时候,经常到公园玩耍。公园里有个很大的人工湖,每到青蛙产卵的季节,湖里有很多孵化出来的小蝌蚪,黑压压一片浮在水面。那时每星期只有星期天休息,星期六下午没有课,我们几个小朋友,拿着抄子、瓶子直奔青年湖公园,逮了小蝌蚪回家养着,居然最后还有长成青蛙的。我们去青年湖公园玩耍,在春天里天气好的时候,经常带着自己在家糊好的风筝,到公园里去放。那时,都是我们自己用四方的纸糊的,在纸的一端还会粘上几条漂亮的彩带,小朋友叫那风筝为“屁帘儿”。也有手艺巧的,自己在风筝上画上各种图案,煞是好看。
拍摄87版《红楼梦》时,为了搭建外景地,将青年湖公园改建为大观园,作为拍摄《红楼梦》的地方。《红楼梦》拍摄成功,大观园也就留了下来,成为了现在的大观园公园。每年春天,很多人还会到大观园里放风筝,以附庸《红楼梦》里对放风筝的描写。曹雪芹在《红楼梦》里曾描写了宝玉、黛玉等人在暮春时节,吟咏柳絮之时,在大观园里的宽敞地方放风筝的场面。他们放的风筝有大鱼、大美人、凤凰、螃蟹、红蝙蝠、一连七个大雁等样式。不仅如此,他们放的风筝中还有能够顺着风筝线飞上去的称为“送饭的”小风筝。
古人放风筝,更多的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。有人在放风筝时,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,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,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。《红楼梦》中描写:林黛玉身体不好,总是病恹恹的,大观园里的姐妹就劝她:“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,所以叫放晦气,你该多放些,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。”林黛玉听了众人的劝告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,以求身体康健。不过《红楼梦》中还描写了这样的情景,紫鹃看到地下有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,想要拾起,探春忙劝阻道:“ 拾人走了的,也不嫌个忌讳?”古人放风筝为的是消灾祛难,但是却万万不能拾别人的风筝,以免沾上别人的晦气。这种为了“放走晦气”的风筝,放到高处,人们会主动将牵线剪断,放飞风筝,以求风筝将晦气带走。
如果有了烦恼,不妨学学古人,在春日里带着风筝到宽阔之地,放飞风筝,放走烦恼。
走马射箭蟠桃宫,暮春时节好踏青
暮春时节,老北京人踏青的好去处有一处就在蟠桃宫。蟠桃宫在花市大街东北,离崇文门几里许,在东便门内,护城河南河沿。蟠桃宫是一座道观,始建于明代,正名叫“护国太平蟠桃宫”。宫门向北,山门三间,前有石狮和旗杆各一对。门洞上有石匾额上书“护国太平蟠桃宫”,左、右墙壁上嵌有“蟠桃盛会”四个绿边琉璃大字。蟠桃宫在清代康熙元年(1662年)重修,明、清两代直至民国年间,一直香火不断。
蟠桃宫是座小观,规模虽然不大,连山门在内才有三层大殿,但却是京城中最知名的庙宇道观之一。进山门为灵官殿,殿后两侧有钟、鼓楼,正殿为王母殿,四壁墙上有一座鳖山,上塑从四面八方来给王母娘娘祝寿的群仙。蟠桃宫王母殿里的塑像规模宏伟,人物众多,塑工精细,在东、西配殿还分别供奉有赵公财神和天、地、水三官像等。王母殿之后有吕祖祠,供奉道教之祖吕洞宾的塑像。各路神仙的塑像各个栩栩如生。据说,在蟠桃宫的东边还建有观音庵。此庵旧名“白云深处”,屋宇十分精雅,相传为前朝宦官的旧宅所改。蟠桃宫中供奉的是王母娘娘,宫名叫了“蟠桃宫”,不言而喻是为了给王母娘娘祝寿而建,为何祝寿的宫观要以蟠桃为名,这桃子与祝寿有何关系?这要从孙子说起,相传孙子师从鬼谷子在深山学习兵法,一年,孙子的母亲八十大寿,孙子要下山为母祝寿。临行前,师傅鬼谷子摘下山中的鲜桃作为寿礼让孙子带给母亲。孙子的母亲吃了鬼谷子送的鲜桃,立时年轻了很多,于是人们纷纷效仿,以桃子作为寿礼,并流传至今。
蟠桃宫庙会
蟠桃宫最热闹的要数蟠桃宫庙会,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庙会期,而尤以初三这天最为热闹。老北京人管蟠桃宫庙会叫娘娘宫庙会。这是因为宫内供奉着王母娘娘,爱看《西游记》的读者一定记得孙悟空大闹蟠桃会,传说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,她会在这一天在天上设蟠桃会宴请各路神仙。人间凡人也会在这一天庆祝王母娘娘的生日。这一天蟠桃宫里人山人海,香火极旺。从崇文门至蟠桃宫前沿护城河南岸茶棚、货摊林立,打把式、卖艺、变戏法、摔跤者接连不断,各色的应时小吃、各种日用百货应有尽有。蟠桃宫庙会的盛况延续了数百年,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。现在东城区每年三月初三传统的蟠桃宫庙会期间,还会组织庙会,吸引了大批市民参加。
蟠桃宫一带景色秀丽,宫前春波围绕,两岸桃柳争艳,杨飏春风,美不胜收。因此蟠桃宫一带吸引了无数游客雅士在春日里前来踏青玩赏。民国初年还在庙后修筑了赛马场,车马喧嚣,十分热闹。清代,仕女们在东便门内的堤柳之阴,走马射箭,折柳戴柳好不惬意。蟠桃宫在东便门内,地近大通河,京城河边喜种柳树,春天河边垂柳发出嫩芽,分外可爱。春天习俗便有戴柳之说,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。受佛教的影响,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,而称之为“鬼怖木”,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。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里说:“取柳枝著户上,百鬼不入家。”春天里的清明节正值柳条发芽时节,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。
我去蟠桃宫探访,蟠桃宫故地已经被东便门立交桥所代替。据居住在附近的老居民说:“1987年,修筑东便门立交桥,蟠桃宫因为正位于主桥道上,庙房全部拆除了,只留下了一座旧碑。”在老居民的指引下,我在东便门立交桥西南路边的绿地中找到了蟠桃宫留存的旧碑。
千年古刹白云观,春日击球宫观前
白云观在天宁寺桥西,路过白云观的数条公交车都有站名为白云观,我去寻找白云观是因为北京春天的习俗中,有击马球的习俗,而白云观前曾是京城击打马球的球场。众人皆知,每年春节到白云观摸猴,摸到者可保一年康健,殊不知还有春日里到白云观前击打马球的习俗。
马球,史称“击鞠”、“击球”等,是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。相传唐初由波斯(今伊朗)传入,称“波罗球”,后传入蒙古,成为蒙古族民间马上游戏和运动项目,流行于内蒙古等地。马球球状小如拳,以草原、旷野为场地。游戏者乘马分两队,手持球伏,共击一球,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。
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道派十方大丛林制宫观之一,始建于唐,名天长观。金世宗时,大加扩建,更名十方大天长观,是当时北方道教的最大丛林,观中藏有《大金玄都宝藏》。金末白云观毁于火灾,后又重建为太极殿。邱处机赴雪山应成吉思汗之聘,回京后居太极宫,元太祖因其道号长春子,诏改太极殿为长春宫。邱处机羽化后,弟子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购建下院,即今白云观,并于观中构筑处顺堂,安厝邱处机灵柩。邱处机被奉为全真龙门派祖师,白云观以此称龙门派祖庭。
白云观与马球【白云观旅游攻略】
很多人会问,白云观是座道观,怎么会和马球扯上关系。白云观自唐代建立起,就是北方著名的道观,观内组织的庙会更是远近闻名。庙会期间不仅有善男信女来此礼教祝愿,更多的人还是来凑个热闹。于是庙会上就会组织各式各样的游艺活动。马球在唐代极为盛行,唐玄宗、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。有了皇帝的推崇,马球自然盛行。唐代,都城长安建有宽大的球场。白云观虽然地处北方,但是马球的流行依然影响着这里。不仅如此,《析津志》记载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,于端午、重九击球。《金史·礼志》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。北京城在辽金时期做过都城,辽金两代将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,白云观前建有马球场就不足为怪了。至明代,马球仍流行,《续文献通考·乐考》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、射柳。东苑即是现在的菖蒲河公园一带,东苑的马球场是为皇帝准备的御用球场。皇帝对马球的喜爱影响着世人,御用球场常人去不得,民间众人参加马球游戏,就要有民间马球场,而民间的马球场就在白云观前。清代在天坛一带也建有马球场,开展马球运动。直至清中叶之后,马球才消失了。

上一篇:六一”儿童节的精彩演出
下一篇:旅游上海周边避暑地美景


排行榜 TOP9